-

论文拾贝 | 木村病免疫相关发病机制的多组学研究

佚名
2024-03-03

木村免疫相关发病机制的多组学研究

吴逊尧#,王安琪#,张素梅,王晓曦,郭丹,朱卫国,焦洋,周佳鑫,张文木村病论文拾贝 | 木村病免疫相关发病机制的多组学研究,彭琳一,段明辉,费允云*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木村病,北京

本期介绍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吴逊尧、王安琪、费允云等人于2023年4月发表在《》杂志(IF = 6.107)上的文章《 of in ’s 》。

研究背景

木村病(’s )是一种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增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局部放疗以及类固醇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而药物毒性作用和高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的瓶颈。

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多组学的免疫手段木村病,系统地研究了木村病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试图明确参与木村病发病机制的关键细胞类型、分子和信号通路。

研究结果

应用转录组测序结果以及后续蛋白水平验证显示:木村病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中存在表达升高以及Erk/MAP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

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论文拾贝 | 木村病免疫相关发病机制的多组学研究,木村病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亚群的组成与健康对照组并无差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单细胞测序结果显示,S100P分子在木村病患者CD24+髓样细胞亚群中表达缺失,而在嗜酸性粒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图1)。体外功能实验进一步表明论文拾贝 | 木村病免疫相关发病机制的多组学研究,S100P可促进髓样细胞活性氧(ROS)的产生。

图1:木村病患者外周血PBMC单细胞测序分析

讨论

我们推测木村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中S100P的过度表达导致ROS产生,进一步激活了MAPK信号通路(图2)。此外,单细胞测序显示木村病患者PBMC中CD24+髓样细胞亚群存在S100P表达缺失。髓样细胞亚群中ROS的产生受损或许有助于解释木村病患者对人多瘤病毒结核病和寄生虫感染等的易感性。

图2:推测的木村病发病机制通路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木村病患者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为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并提出Erk/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木村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Yang B, Liao H, Wang M, Long Q, Zhong H, Luo L, Liu Z, Cheng X. 's body parts: a case-based . BMC 2022; 22(1):154. doi: 10.1186/-022-02378-y

Dai L, Wei XN, Zheng DH, Mo YQ, F, Zhang BY. of 's with in with . Clin 2011; 30(6):859-865. doi: 10.1007/-011-1689-2.

Li H, Zhang M, E, Zhou F, JG, Hu L, Guo M. of ERK in human . Clin 2018; 10(1):137. doi: 10.1186/-018-0570-4.

A, F, N, C, Rola- M, M. of C (PKC)-delta, PKC-zeta, ERK-1/2, and p38 MAPK in of human . J Biol 2009; 85(4):656-663. doi: 10.1189/jlb..

Bao A, Yang H, Ji J, Chen Y, Bao W, Li F, Zhang M, Zhou X, Li Q, Ben S. of p38 MAPK and in the ozone- of AHR and in an model. Res 2017; 18(1):216. doi: 10.1186/-017-0697-4.

Liu Y, Wang C, Shan X, Wu J, Liu H, Liu H, Zhang J, Xu W, Sha Z, He J, Fan J. S100P is with and in . Oncol Lett 2017; 14(1):525-532. doi: 10.3892/ol.2017.6198.

Wang X, Liu JZ, Hu JX, Wu H, Li YL, Chen HL, Bai H, Hai CX. ROS- p38 MAPK/ERK-Akt plays a role in acid- . Free Radic Biol Med 2011; 51(2):539-551. doi: 10.1016/j..2011.04.019.

Y, T, K, T, I, M, Sano S, M. Human 6 with the Asian- in Cases of and with . J 2020; 140(8):1650-1653 e1654. doi: 10.1016/j.jid.2019.12.027.

H, Koike T, H, M, K, Y, K, N, M, Saito K, et al. IL-5 mRNA in blood from with 's and . Am J 1994; 47(2):69-73.doi: 10.1002/ajh..

★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吴逊尧

北京协和医院,助理研究员。

第一作者王安琪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22级在读博士生。

通讯作者 费允云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东城区优秀人才,作为第一申请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医科院创新工程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约10项,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SCI论著20余篇。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自免肝学组委员,第十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作者 吴逊尧 王安琪费允云

编辑 阮菁 魏予希

执行主编 焦洋

主编李雪梅 贾青

分享